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 引進野狼的經過與效果及對生態系產生的影響

狼是一種漂亮優雅又充滿威嚴的生物,雖然在以前人們對狼的印象是邪惡且狡猾的,但是近年來人們漸漸的改變了對狼的這種印象,各種跟狼有關的故事也都被搬上了大螢幕,有溫馨、有激情、也有呼籲保育的,都引人省思,不難看出人們在客觀的對保育的觀點已經穩穩壓住了幾百年來主觀的厭惡,也嘗試的接受這些美麗的物種,甚至同情起來。
提到野狼,身長在台灣這個受美國電影與故事有所影響的國家,第一個印象應該就是在北美大草原上的野狼吧,實際上北美以前確實有許多狼群在這裡生活著,但是在六十年前,因為狼皮的珍貴以及對農民的危害,還有聯邦政府的鼓勵,這充滿神祕且力量的生命從此自大草原上滅跡,但是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現在牠們又回來了!
引進野狼經過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育以及生態圈的繁榮,終於開始有一些人懷念起曾在北美大草原上叱剎風雲的野狼了,但是大草原上的狼已經完全滅絕了,他們究竟要怎們樣復育起來呢?終於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無法將本地種的狼復育起來,那麼就外來引進吧!於是他們從生活在加拿大的野狼群中物色年輕力壯的、生命力強且健康的野狼,將他們麻醉後遷移進入美國大草原,總共移進了3~4個族群,野狼的復育工作到此初步完成了。
但是事實上真的如此的順利嗎?野狼固然對北美大草原的生態環境有極其正向的幫助,也是其生態圈中占獵食者的重要一環,但是對人類來說也是有攻擊性而且可能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尤其是對在草原上生根落地的農民來說,野狼除了會攻擊他們所飼養的家畜甚至會危害到性命,除此之外,也有部份保守人士對野狼仍保有極大的敵意,因此在引進這些野狼的途中遭到許多的反對。
固然受到許多的反對聲浪,但是支持的人也不少,甚至有些支持者也是當地的農民,由此可以看出人們確實越來越看重環境保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國家野生動物聯盟的努力以及內政部長布魯斯的幫助下,野狼的引進終於得以繼續進行,但是真正麻煩的地方還不只如此。
跟反對的人還可以協商溝通,但是對野狼呢?這些野狼在加拿大生長的好好的,莫名奇妙被你們人類放到這個陌生的地方來,一定會有不適應或水土不服,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野狼被圈養在圍籬之中焦躁不安的沿著圍籬跑來跑去,這裡不是他熟悉的地方,不是他的家鄉,在莫名的情況下離鄉背井來到這裡,設身處地的想像一下,這種焦躁感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我們這些遷移的人當然也有注意到這種情況,也想盡辦法來降低他們的焦慮感,但是我認為效果並不是很好,甚至這些野狼再放養圍籬撤掉時都不敢向外踏出一步,最後終於他們還是踏出來了,飛快的跑入草原之中,懷著不安的心情作為開拓者進入這處新天地。
引進野狼的效果以及對生態系的影響
野狼的引進究竟對當地生態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為什麼這些保育專家辛苦的排除眾議也一定要將這些野狼引進近來呢?野狼的引進當然不只帶來麻煩而已對生態環境來說還是有好處的舉個例子來說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樹種豐富,被譽為樹木的天然基因庫,據一些資料記載,二十世紀初這裡是一片茂密旺盛的森林,但在以後的半個世紀內這裡的森林開始枯萎和逐步荒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黃石高原麋鹿數量驚人的增加,就是因為野狼的滅絕,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造成麋鹿數量飆升,茂盛的楊樹、柳樹幼苗遭到麋鹿蠶食,所以森林植被每況愈下,引進加拿大狼後,就等於是修復了自然界的生物鏈,使得森林、麋鹿之間的生態平衡重新得到控制。
還有北美洲的野牛曾經瀕臨絕種,為了保護這些野牛也是六十年前捕殺野狼的原因之ㄧ,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野牛的繁殖有些過剩了,野狼的引進剛好也可以控制好族群的數量,除此之外,野狼對麋鹿或者野牛這些族群來說所帶來的也並不全是壞處,怎麼說呢,狼捕食的獵物主要是老幼病殘,遇到速度較快的成體或是能以角和蹄進行自衛的群體動物,牠們仍然無能為力。以麋鹿來說,根據國家公園的研究顯示,冬季遭狼傷害的鹿中,有58%是6歲或年齡更大的鹿,而這個年齡組的鹿只佔鹿的總數的10%,這個事實說明了,狼所要消滅的正是應該消滅的部分,因為這些鹿大都已經都是老弱殘病,甚至喪失繁殖能力,牠們只是消耗更多的植物資源,所以消滅它們在客觀上就是強壯了鹿的種群和保護了鹿的食物資源,對其他的草食動物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狼在食取獵物時,也不會吃得乾乾淨淨,總要剩下一些骨頭、皮肉和殘渣剩屑,這些都不會浪費,還有很多的肉食獸類和鳥類,如狐狸、禿鷲、鷹、烏鴉等,正是依靠狼的殘羹剩飯來維持它們的生計,所以說如果沒有了狼,那麼這些動物就很難度過難熬的冬天,因此在動物學家的眼裡,狼是一種在整個草原和森林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動物,正如美國狼基金會主席阿斯金所說的:「黃石公園若沒有重要的肉食動物,就像一個鐘錶沒有發條一樣。」

台灣近年來民族認同感的混淆

近年來部分台灣人不斷高喊本土化、去中國化,企圖從政治、媒體甚至教育上傳達這個理念,然而這兩個目標不是一開始本質上就有不可協調的矛盾嗎?台灣先祖都由閩、粵等地遷移來台,在抗戰時期也有很大部分的人隨國軍撤守台灣,從無論從文化、語言、思想、歷史事實來看,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廣義的來說本土化就是中國化,去中國化等於否定了本土化,除非所謂的本土文化是指原住民文化。我覺得之所以造成這種民族認同感混淆的現象總共有三個遠因:
1.日據時期的統治
2.國共分裂及國民黨撤台
3.美國利益
為什麼我會如此認為呢?
日據時期統治
從1895年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到1945年二戰結束開羅宣言日本歸還台灣,日本在台灣這片土地的統制長達五十年,期間無論在制度上、經濟上、公共建設上建立了台灣現代化的基礎。
糖業:總督府並扶植資本家投資製糖業,建立「原料採集區域制度」,台灣人創辦較大規模的糖公司,如林本源製糖等。
金融:為了台灣金融安定,台灣總督府除了設立台灣銀行外之後還陸續設立彰化銀行、嘉義銀行、台灣商工銀行、新高銀行、華南銀行、勸業銀行等台灣支行。這些機構也扮演了制止台灣通貨膨脹及促進社會發展的功效。
財政與公賣制度: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擬定了一份《財政二十年計劃》,希望能在二十年之內,透過逐年減少補助金的方式,使台灣的財政獨立。公賣制度的內容包括鴉片、樟腦、菸草、 食鹽、酒精及度量衡。透過公賣制度,除了使總督府的收入增加外,也間接避免了這些產業的濫伐濫墾。總督府並施行了禁止進口的措施,使這些產業能夠達到島內 自給的目的。
義務教育:日治時期的教育關法令明定,該教育場所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而就學資格則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兒童。除了基本年齡限制之外,這些法令還詳細明定該六年制的義務教育應教授的科目為修身、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等,並要求一定師資與適當例假日設計。
戶政:台灣總督府於台灣的戶政調查十分詳實,各項統計數據也相當具有客觀與準確性。
地政:總督府為了調查台灣詳細地形並仔細區分土地種類及使用情形、確定土地之所有權,以利辦理地租改正及租權整理,頒訂了《臺灣地籍章程》及《土地調查章程》,並成立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自1888年起辦理地籍調查,確定各筆土地的所有權。結果使得田賦稅收大增;此外,為了開發山林資源,總督府也實施了林野調查,以確定各地樹種及物產的分佈。在林野調查的政策下,許多學者專家進入山林,間接促成了日治時期對台灣動植物及原住民文化的系統化、科學化研究,留下了許多珍貴資料。
台灣鐵路運輸:在日本治台將近50年的期間中,最大的成就莫過於1908年,縱貫線全線貫通,形成台灣首次「空間革命」,讓過去臺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曾經密如蛛網偏佈全島並兼辦客運,為地方交通主力;產業鐵路小火車接駁至縱貫線,再轉乘大火車至其他主要都市,是當時普通的交通方式
嘉南大圳:早期的嘉南平原由於缺乏雨水,這片平原在秋冬是極為貧瘠的荒漠。台灣總督府技師八田與一(1886年—1942年)以十年的光陰,創建當時東南亞最大的水庫 ──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於1920年開工,1934年主要工程完工,灌溉面積則達十五萬甲,佔全島耕地百分之十四,並引進農作物三年輪灌製,對台灣農業發展貢獻極大。因此八田與一至今一直受台灣人所推崇。
發電:為了發展輕工業,電力的取得對日本人來說是必須的。1903年2月12日總督府批准了由土倉龍次郎募資成立的台北電氣株式會社,在深坑一帶利用淡水河的支流 南勢溪興建水力發電廠,供應台北市使用。而後總督府規劃各種水利事業,將民營改為公營並自行開設台北電氣作業所並興建龜山水力發電所。該發電所在1905 年開始運作供電台北,1906年供電基隆,是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所。此後,竣工的有:1909年利用新店溪發電的小粗坑發電所。同年的打狗(高雄)的竹子 門發電所。1911年的中部後裡發電廠等。
市區改正:是指1899年起台灣總督府對台灣大小都市所研擬的都市發展計劃。之後,該市區改正計劃改名為「都市計畫」。日治時期初始,台灣總督府建設多注重於應急的衛生工程與軍防建設,1899年8月,台灣總督府對台灣數大城市採取約五年的建設計劃,名曰「第一次市區改正」,該計劃以舊有道路的改進 與新設道路的擬定為主。以臺北為例,該計劃訂定了拆除臺北城牆的計劃,並整建西門町作為日本新移民住宅。1917年止,台灣有20個市街莊進行市區改正。包含更名後的都市計劃,台灣總督府共在臺灣全島超過70個以上大小城市,實施市區改正。而這些名為市區改 正的整體城鎮計劃,對臺灣地方營建影響深遠,迄今台灣許多城鎮仍沿用當時擬定的市區改正都市計劃繼續執行。
公共衛生:由於乙未戰爭期間,日軍因罹患傳染病死亡者甚多,殖民當局始終重視台灣的公共衛生情形。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於全台各地廣設衛生所,從日本引進醫生治病與抑 止傳染病爆發。但不興建大醫院,而以公共衛生與小型衛生所為主軸的醫療體系,徹底減少瘧疾、鼠疫、結核病的發生率。事實上,此種醫療體系至1980年代之 後,才逐漸改觀。除此,為了紮下根基,台灣總督府則從公共衛生教育著手。一方面借重公學校教育體系與警察力量,教導台人衛生觀念,使一般 民眾具有現代衛生的觀念。另外一方面則於台北帝國大學內設置熱帶醫學研究所及訂定護理人員的升學制度等。該計劃培養不少公共衛生醫學人才並增加台灣於公衛 方面的研究與改進機會。
直至今日,雖然日本已不再統治台灣,但是台灣人仍受日本文化深深的影響著,日劇的風潮成為中產階級或一般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在其中充斥著日本的社會價值觀與思想觀點,尤其是日本動漫文化,更是深深的吸引著年輕族群與小孩子,而這些人都是台灣未來的棟樑;在飲食上,街上也四處可見日本料理店,更將吃日式料理視為一種時尚;由於這些因素,使得逐漸成為台灣社會中兼份子的年輕族群對日本文化抱有相當程度的好感,而一味的追求流行、風潮使得產業與經濟逐漸往同一個方向傾斜,而以日本這科技大國為目標的推動現代化或物質享受都趨於同步化,卻沒有人以為學習或追求中國傳統文化或思想為風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漸趨薄弱、台灣人受日本人統治過與臺灣人實為中國人的歷史事實,為造成民族認同感混搖的主因之ㄧ。
國共分裂及國民黨撤台
造成現在台灣民族認同混淆的問題,我覺得國民黨對台灣的統治政策要負很大一部分的責任,在國民政府統治台灣時期,對所謂共匪的討伐與隔離執行的不遺餘力,當時時國民黨就不斷的向台灣人灌輸一個概念,中國大陸就是共產黨就是共匪,不斷的切割著台灣這塊土地上中華民族對中國大陸上中華民族的認同與連絡,而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現在社會中30~50歲的壯年階層,而他們又會各自影響自己的家庭、小孩,導致現在臺灣人無視文化、思想上的相同,不自覺的將大陸人與台灣人切割成兩種毫無關係的族群;尤其近年來對中國大陸政治、亂象、抗爭的各種負面報導,使得台灣人民對中國大陸的人民有不自覺的厭惡這是一種刻板印象或是說社會潛意識的養成,而隨之而來的一種身為台灣人的優越感,更促使我們拒絕承認同樣身為中華民族的大陸人實為與台灣人有共同祖先的同族人,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我們是新台灣人或者說本土的台灣人的共識就孕育而生,這是對我們實為中華民族事實的一種逃避與掩飾,在這種歷史事實與我們拒絕與逃避這項事實的思想衝突下,實為現今台灣人民族意識混淆的原因之二。
美國利益
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維新,一八七一年與中國於天津談判中日條約,其中有一條準軍事同盟的條款。一旦中日軍事同盟,西方帝國主義勢力在遠東的勢力將困難重重。當時美國國務卿費雪(Fish)即指示駐日公使迪龍(Charles E. Delong)應 挑撥中日,讓日本站在列強的陣營共同侵略中國。一七八一年十一月的「牡丹社事件」正給了迪龍一個機會。日本外相副島種臣得知美國曾因「羅妹號」進攻台灣, 即向迪龍查詢台灣情況。迪龍並向副島表示:「美國不願侵略他國的土地,但其友邦如擬擴張疆域,實行佔領他國控制不到的地方,美國樂觀其成。」一八七四年四月五日,日皇派海軍中將西鄉從道為台灣蕃地事務都督,征台軍統帥。在美國政府許可下,晉級任用美國海軍少校克沙勒(Douglas Cassel)和陸軍中尉瓦生(James R. Wasson),亦派入征台軍。五月六日,日本夥同美國動用軍艦六艘,兵員三千多人往台灣;五月八日在恆春登陸,其中巡洋艦「日進號」,運輸艦「社寮丸」和砲艦「孟春號」是由美國人指揮的。
雖然「牡丹社事件」美國未能協助日本一舉攻佔台灣,然又有一八九四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美即以軍售支援日本,戰後又操縱中日和議。在美、日的脅迫 下,李鴻章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而《馬關條約》簽訂後,引起俄、德、法干涉,日本又請求美國協助,美國即電覆云:「美國政府承認於與局外中立不相矛盾的 範圍內,與日本協力」。十九世紀的美國不能自己佔領台灣,但為達成「以日制華」的戰略目的,挑撥中日,終達成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在一九四二年被認為是「帝國主義」而遭排斥的柯喬治的觀點,至一九四九年,竟在美國決策中樞裡復甦。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國務院政策計畫處主任肯南,逕 向國務卿提出了《台灣意見書》,其中建議「現在中國在台之政權,係基於開羅會議之宣言及美國戰後之容許,現因事實上中國在台失政又瞬將內戰引至台灣,美國 為良心所督責,不得不暫管台灣,由島民投票表決。」、「聯絡菲、澳、印度、巴基斯坦、紐西蘭各國,各出一些象徵的兵力,會同美軍佔領台灣。」美國後來之所 以沒有積極以武力佔領台灣推動台灣託管和獨立,那是艾契遜有鑒於中蘇可能的反目,為免於因台灣問題使中美成為世仇,保留未來分化中蘇共合作的可能。中蘇美 的交惡,終於在一九六九年「珍寶島事件」中,實現了艾契遜的預見,也因當年艾契遜在台灣問題上留了餘地,而有今天「華盛頓─北京」聯合抗俄的形勢出現。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國政府正式接收台灣後,美國駐台北領事館方面,仍不斷向外 製造台人分離主義的輿論,且利用台人對陳儀統治的不滿,策動台人進行台灣獨立運動。至一九四八年徐蚌會戰後,國共內戰已有決定性的趨勢,國民黨政府的頹勢不可挽回。為免台灣陷入共黨統治,於是美欲利用台灣自主運動,使情勢有利於美國國家利益。一九四九年元月十九日,國家安全會議提出美對台立場報告的草案, 基本上可歸納為三項對台政策:一、地位未定論:「台灣和澎湖目前的法律地位是,它們係日本大國的一部分,有待和平條約之最後處置。」此即後來《舊金山合約》中,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濫觴。二、台灣獨立論:「台灣本地人有強烈的地方自主意識,這可溯源至十九世紀台灣獨立之時。台灣既反華,亦反日,將會歡迎在美 國或聯合國保護下獨立。」三、兩岸隔絕論:「美國的基本目標是不讓台澎落入共黨控制。現階段欲達成此一目標,最可行的辦法是,將台澎與中國大陸隔絕,而且 吾人切莫擔心負任何公開的片面責任。」其中「台灣地位未定論」是否定中國的台灣主權,也是台灣獨立和兩岸隔絕政策的必要前提。且兩岸隔絕也是有利於台灣獨立的。
戰後至四○年代,美國對台政策大致有幾個要點,並影響深遠。一、必須保證台灣為親美政權,在大陸國民黨政權崩潰之際,不惜以武力佔領台灣實現託管或台獨,故 後來受美國支持的國民黨在外交政策上,追隨美國亦步亦趨,不敢有所逾越的「堅守民主陣容」。二、台灣必須與大陸絕斷,禁止大陸人繼續流亡至台,即建立一國 民黨政權的台灣獨立國。至今大陸同胞除特殊者,一般平民尚不得移民至台,且有「三不政策」,拒絕與中共及大陸人民作接觸。三、當年美國要求台灣不顧人權徹 底消除共黨滲透的可能,為的是確保美國在台的戰略利益。四、對國民黨並不寄予可靠和最終的信任,支持國民黨之反共為美國保持台灣之戰略利益,唯亦不放棄在 必要時以「台灣獨立」來繼續維護美國的再台戰略利益。影響所及,除支持在美之台獨運動外,尚有今日之《台灣關係法》。並且「台灣獨立」、「台灣自決」、 「台灣託管」、「台灣地位未定論」等,其實皆是在美國對台政策的過程中所炮製出來的。有些國民黨政府被詬病的措施,如政治思想犯的整肅、阻絕兩岸人民往來 的「三不政策」等,也多少都和要符合美國的對台政策有關。
1950年3月20日,美國中情局一份機密報告稱︰「近幾個月的報道顯示,受過美國教育、現負責台灣防務的孫立人,正計畫發動政變,俾使蔣介石成為有名無實的領袖,且鏟除其親信。」
4月下旬國軍部隊撤離海口後,美國駐華武官巴瑞特向政務院發了一通極機密電報,引述孫立人的話說︰蔣介石及其黨羽已到了「混亂與絕望」的狀態,孫建議採取「劇烈的行動以挽回狂瀾」。
巴瑞特4月27日會見孫立人時,孫主動提出「蔣介石問題」。臘斯克於5月1日見到此電,兩天後的 5月3日,政務院政策計畫處官員尼茲在一次祕密會議中正式提出了由孫立人發動兵變以倒蔣的方案。方案說,政變目的乃是「徹底鏟除國民黨的所有重要官員,由 孫立人掌控全部軍權」──這些工作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政變後的政治真空則由美國調集官員去填補──三天之後,美國派出一批最能幹的官員到台灣充任政府的顧問。
5月3日臘斯克呈交艾奇遜一份演示文稿,指出美國已在台灣部署祕密行動,以武裝支援島上的領袖,他建議告知蔣介石,囑其離開台灣,將權力交給孫立人,然後由聯合國決定台灣前途。一旦台灣獲聯合國托管,杜魯門總統就宣佈撤銷1月5日所謂不協防台灣、不介入中國內戰的聲明。次日,臘斯克與艾奇遜開會決定通知蔣︰他唯一的出路是將台灣請求聯合國托管,美國會支援這項請求,並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臘斯克承認,第七艦隊巡邏台海,固然為保護台灣免受中共攻擊,但也是為了防止蔣介石反攻大陸。
由以上的史料可見,在國民黨占優勢時支持共產黨,在共產黨佔優勢時支持國民黨,美國的目的就是使中國現於混亂中,兩邊的出售軍火、援助,打的越亂對美國越有利,而且美國始終有將台灣獨立出中國之外的念頭,台灣部分台獨人士與運動無不能從中看見美國的影子,而且為此目標無所不用其極,說不定日本強勢文化的入侵也和日本與台灣產業勾結有關,這也是造成台灣人民族認同混淆之三。
總結
台灣由於重要的戰略、經濟、地理位置與豐富的自然資源,又因為滿清政府的腐敗,始之從列強西來以來,飽受世界強權的窺視與欺凌,使台灣人民對祖國有深深的絕望,但在面對外來政權仍然一致向外捍衛中華民族的自尊,歷經荷蘭人治台、鄭成功、滿清、日據、到中華民國在台灣,走過無數風風雨雨與可歌可泣的抗爭行動,才有現今的繁榮。然而在繁榮的表象底下醞釀著無數的暗潮洶湧,世界各強權(以美國為首)仍然在暗中干預著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甚至台灣人的思想價值觀,我認為台灣人民族認同感混淆的問題為列強對臺灣人思想上、文化上與認同上加以干預的一種體現,這是一種潛移默化而難以發現而的手段,我無法分辨現在社會的風氣與潮流有哪些是受這一方面所影響,但是我知道無論外來的與論如何的施加哪種的思想與概念,歷史事實就是,我們是台灣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我們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